4月20日上午,在教科院领导的安排下,部分担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老师一行五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党支部书记王彬老师的带领下赴会峰校区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张瑾老师等人热情接待了教科院老师一行,并邀请他们参观了心理咨询中心,双方还就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寻求双方合作等机制展开了讨论。
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自2011年起开设,今年恰好是十周年。去年疫情以来,省教育厅和学校多次发文要求改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渠道作用,为了贯彻落实省、学校相关文件精神,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质量与实效,教科院教师教育公共教学部开始谋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探索多部门协作育人新机制。
长期以来,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各个部门,呈现条块分割,缺乏协同,严重制约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与效果。教师教育公共教学部具有理论课程教学优势,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具有指导大学生心理行为训练和心理辅导的实践教育优势,且具有完善的心理辅助治疗设施设备,二者合作有利于发挥各自优势,形成1+1大于2的效果。因此,未来要以“大心理健康教育”格局打破部门分割的局面,联合教师教育公共教学部、大学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等各方力量,走协同育人之路,打造一体化育人体系,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双方探讨合作共建的机制与可能性,就如何建立教研协同、教学协同、队伍协同、活动协同的四大协同运作模式,优化教学生态和要素配置,强化育人力量和教育教学环节的无缝衔接,实现两个部门之间的同频共振和教师队伍之间的协同联动展开了深入交流。比如开展集体备课、双师同堂教学、开展教研协同研究等合作活动。双方都认为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是多系统协同合作的破冰之旅。(通讯员:吴迪)
终审人:张晓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