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请您介绍下过去五年来,学院党建与事业发展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
音坤: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教科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中国特色”为引领,守正创新,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过去五年学院党建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一是坚持善学善思,党建引领夯基础
过去五年,学院党委始终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严格执行“两个会议”议事规则,落实党委主体责任,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出台《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每年制定中心组学习计划,加强理论学习。5年来,学院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隆重举行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持续巩固学习教育成果,作风进一步转变。切实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基层组织“三化”水平不断提高;坚持“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频共振,共绘育人“同心圆”;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获评校先进基层党组织2个,其中党支部标准化验收率和“五好党支部”创建达标率均为100%,获批书记项目等校党建项目5项,校级“样板党支部”2个,基层党建“三十佳”创新案例2项,校师德师风竞赛一等奖,1篇论文获滁州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研究成果奖。
二是坚持善谋善为,立德树人重实效
过去五年,学院赓续学校70多年的师范教育传统,以培养基础教育教师为目标,着力构建基于“U-G-S(K)”三位一体人才培养理念的实践教学模式,立足安徽,辐射长三角,培养了1400余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师德修养与教育情怀,具备较高的人文科学与信息素养、扎实的教育教学、综合育人与专业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小学、幼儿园教师及教育管理工作者,育人成效较为显著。近5年来,学生就业率平均都在95%以上,广泛分布在安徽各地及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学生组织先后荣获安徽省“百优团支部”、滁州市“五四红旗团支部”、滁州学院“五四红旗团委”“优秀学生会”“志愿服务先进集体”“易班工作先进集体”“先进班集体标兵班”“优良学风班”“书香班级”等诸多荣誉称号。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在师范生技能竞赛、大学生艺术展演、“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双百”大赛等国家级、省级和校级比赛中获集体一等奖30余项、个人一等奖20余项,二等奖、三等奖百余项。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5篇,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70余项。精心组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1篇调研报告荣获全国“百篇优秀调研报告”、3篇调研报告及1支团队荣获团省委表彰;与古道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联合开办“知行学堂”,多次荣获省市级表彰,办学事迹受到学习强国、安徽青年报等媒体报道。
三是坚持善作善成,内涵发展增动能
过去五年,学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走高质量内涵发展道路,以“四个高质量”推动学院整体内涵式发展。
教学工作高质量。学院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在本科生培养质量上多下功夫,让本科教学“含金量”更高。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专业先后获批省一流专业建设点,小学教育专业纳入一本招生,学前教育专业以良好状态接受师范专业认证。近五年来,获批各级各类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立项90余项,其中省级以上30余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3项,发表三类以上教研论文30余篇。教师多次在高水平教学比赛中获得殊荣,其中2名教师分获第三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安徽赛区一等奖、三等奖,1名教师获安徽省第六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
科学研究高质量。坚持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引导科研发展方向,规范科研管理,组建科研团队,强化科研核心力量,科研成就显著增强。近五年共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4项、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8项、安徽省高校学科(专业)拔尖人才学术资助项目1项、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3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SCI、CSSCI、北核等核心期刊论文18篇。
师资队伍高质量。学院通过内培外引多措并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提升,积极支持鼓励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加强以年轻博士为主体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出台教师激励和督导政策,助推学院教师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双丰收。近五年引进博士8人,选推4人参与博士化工程,6名老师担任硕士生导师,获评“琅琊青年学者”2人,学校“最受欢迎好老师”2人,一支学历层次高、创新能力强、业务素质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初步形成,为学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服务地方质量高。过去五年,学院按下服务地方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快进键”,强化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类学校开展政产学研合作,服务地方基础教育事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近五年,先后与滁州市教体局及琅琊区、明光市、天长市教体局等单位签订《滁州教育现代化2035》和“十四五”教育体育事业发展规划项目5项。与企事业单位签订产学研、卓越人才培养合作项目10余项。承接完成滁州市各县(市、区)中小学教师转岗培训5000余人次,滁州市初中校长任职培训等各类培训30余个班次,完成滁州市育婴师、保育员、养老护理员等社会职业资格考核认定工作,累计完成培训近3000人次。产学研合作到账经费累计突破300万元。
记者:未来五年,学院党建与事业发展有什么新的谋划?
音坤:一是聚焦党建思政引领。加强党对学院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打基础、管基本,以规范性工作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秉承办学传统,彰显师范特色,突出思想引领,培育尚真以教、求善于育的学院特色文化,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五育并举、“三全”育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是聚焦专业内涵优化。以“师范类专业认证”为切入点,秉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发展理念,夯实专业发展基础,聚焦师范生核心能力素养要求,加快对两个师范本科专业改造升级,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全面提升专业发展水平与质量。
三是聚焦学科水平提升。围绕学校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行动计划,以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点建设为突破,凝练学科方向,加大科研平台和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推动与省内外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不断加强软硬件建设,力争达到教育硕士申报基本条件。
四是聚焦服务基础教育。发挥学院优势,加大与地方基础教育合作力度,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学院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中小学及幼儿园的合作,增强服务地方基础教育与发展的能力。
记者:未来五年,学院党的建设工作重点在哪?
音坤:未来五年,学院党委将秉持“党建引领,开放融合,特色强院,追求卓越”理念,以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为统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专业实践应用为特色,以夯实人才队伍为基础,以制度创新实施为保障,以开放式发展为拓展,以信息化融入为突破,以校地共建为助力,重点实施“五项计划”,全面推进学院各项工作。一是突出重点,实施优势学科培育计划;二是补齐短板,实施师资队伍梯队建设计划;三是多措并举,实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计划;四是凝练方向,实施科研创新实力提升计划;五是制度保障,实施管理服务效能提升计划。未来五年,红足一1世66814将秉持“一鼓作气、乘势而上”的冲劲,“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韧劲,“求真务实、躬身入局”的实劲,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区域知名的教育学院,打造成滁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加油站和咨政育人的智囊团,奋力推进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稿源单位审核:马报 特约通讯员:张晶晶)
终审人:音坤